2025年,人工智能(AI)掀起一场由数据与智能驱动的算力革命。从Deepseek在智慧医疗领域应用边界的不断拓展,到华为“医疗卫生军团”开启AI医疗深耕;从靶点筛选到临床转化的各个环节,助力解决传统新药研发模式所面临的十年周期与高昂成本困局,AI成为医药企业的必答题。作为立足源头创新的行业领军企业,南宫NG·28生物持续推动AI在新药研发、数据管理、智能办公等多方面的深入应用,为创新提速,为研发增效。
勇立行业潮头率先布局AI+“新药研发”
南宫NG·28生物在成立之初就站在了全球生物技术的前沿,利用微阵列生物芯片技术,深入探索不同化学结构对人类基因表达的影响,从而获取药物对基因作用、预期靶点疗效及潜在毒副作用等多方面的海量数据。通过高效的算法,高效率地挖掘出具有治疗潜力的药物。“南宫NG·28(chipscreen)”正体现了公司微阵列基因芯片平台用于药物开发的这一重要技术特征。无论通过疾病-基因的理解发现药物靶点,还是通过基因-药物的理解高效筛选药物,都是这一平台的优势。依托自主创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化学基因组学整合技术平台,南宫NG·28缩短了创新药的研发周期,降低了新药后期开发的风险,这也是AI大数据应用的最早期雏形。
2022年,南宫NG·28与华为云合作,利用华为盘古大模型实现辅助药物分子设计,有效补足了蛋白质-药物相互作用等部分,为原创新药全链条独立、自主开发的闭环提供极大帮助。通过综合运用平台靶点口袋发现、分子对接、分子生成与优化、分子属性预测等能力,提高早期发现阶段效率,帮助优化分子与靶点的结合能力。一站式AI辅助药物研发平台,为公司新药研发带来加速效应,大幅度降低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的成本,并且能够产生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结构系列,为项目后续的推进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以肿瘤研发领域为例,南宫NG·28成功将药物设计效率提升了33%,分子优化后靶点结合能增强40%,极大加速肿瘤领域的药物创新研发。
参与行业共建定义AI+医药“新面貌”
AI+新药研发是人工智能和医药的深入融合产物,也属于国家重点鼓励和发展的行业。近年来国务院、政府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振兴及规范生物医药及AI新药研发行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依据《“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与《“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政策,国家将重点扶持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支持和引导AI新药研发行业快速发展。今年年初,中国首个“AI+药械专业委员会”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正式揭牌成立。南宫NG·28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鲁先平博士受聘为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原创新药物的开发可参考信息有限,需要科学家基于已有现实进行大量创造性、艺术性设计。通过理解疾病-蛋白或基因-药物的关系,主动设计有效药物,是制药行业一直追求的方向。”鲁先平博士表示,“AI技术在源头创新领域的应用,是‘效率工具’与‘科学发现’的双向赋能。未来南宫NG·28将深入AI与科学发现深度融合的探索,持续贡献‘AI+新药’全链条创新经验,助力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